画好“同心圆” 建强“善治链” 筑牢“防火墙” |
|
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我市按照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以市委部署开展的社会治理攻坚行动为抓手,充分发挥“五大作用”,坚持“五治融合”、防范“五大风险”,画好“同心圆”、建强“善治链”、筑牢“防火墙”,着力打造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淮南样本”,取得了初步成效。据全省民调显示,2021年我市群众安全感指数和政法满意率指数分别达98.68%、97.06%。
发挥“五大作用”,画好市域共治“同心圆”
发挥党委领导作用,增强“统筹力”。市委着眼淮南高质量发展,将市域治理现代化工作纳入“五大攻坚行动”,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一体落实。市委常委会先后8次专题研究重点问题。市、县区成立党政“一把手”为双组长的平安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市域治理专项组,组建试点工作专班。市委平安办提出73项市域社会治理攻坚重点任务,纳入全市平安建设考评。推动90个乡镇(街道)政法委员专职化全覆盖,制定了《淮南市乡镇(街道)政法委员管理暂行办法》,明确7项工作职责,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发挥政府负责作用,增强“执行力”。市政府将市域社会治理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细化政府部门职责任务清单,实行项目化推进。大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全省法治政府目标绩效考评我市得分位居全省第二。市、县两级综治中心全部落实了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核定的37个编制目前人员已基本到位。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行动,36个部门、906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统一受理、分类审批、统一出证”,政务服务满意率达99.99%。
发挥群团助推作用,提升“联动力”。大力推动群团力量资源向基层下沉,推行区域化党群联建,健全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科学整合辖区群团力量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市妇联在全市829个村都建立了“妇女议事会”,推行志愿律师和心理咨询师服务制度,从源头预防由婚姻家庭矛盾纠纷引发的“民转刑”案件。市总工会在微信公众号搭建“法律服务”平台,专门聘请律师为职工提供法律服务。
发挥社会协同作用,提升“聚合力”。在全省率先建立社会组织党委,单独或联合组建党组织36个,实现了市管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全覆盖。以“网络化 网格化”为重点,扎实推进城乡社区网格化管理服务提升工程,全市城市社区专职网格员到位率95.6%,农村兼职网格员到位率100%,政法干警进网格、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经验做法在《人民日报》刊发报道。
发挥公众参与作用,提升“驱动力”。坚持走群体路线,成立反电诈公益联盟、“平安信使”志愿服务队等多元化“义警”队伍。大力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建成志愿者工作站1186个,组建各类志愿者队伍3588支,注册志愿者达到62万人,参与志愿服务的志愿者占比达74%。联合淮南师范学院成立“淮南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研究院”,借助高校人才资源优势,推进高校理论学术研究与地方市域社会治理实践深度融合。
坚持“五治融合”,建强市域共治“善治链”
创新打造“政治”品牌。在基层党组织中探索设立政治指导员,扎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社会组织。持续深化“社区吹哨、党员报到”制度,组织发动7万余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助力疫情防控、文明创建、服务群众等工作。将235家在淮物业企业全部纳入党建管理,将其参与基层治理作为考核得分重要依据,纳入“红黄榜”管理,发挥了政治引领作用。
创新打造“法治”品牌。激活《淮南子》文化法治基因,创建了“豆娃说法”法治文化品牌,研发《豆娃说法—民法典系列原则》等法治文化作品近200余件,受到群众的喜爱。开设农民法治学校,着力将村“两委”班子成员、调解员、网格员培育成农村普法骨干,成立8支普法宣讲队伍,培养农村法律明白人16157人、法治带头人2013人。大力推进无讼村(社区)创建,命名挂牌“无讼村(社区)”603个,持续提升基层运用法治思维处理事务的能力。
创新打造“德治”品牌。深化“践行核心价值、打造好人淮南”活动,2021年14人获评“安徽好人”、5人获评“中国好人”。大力弘扬社会公德并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培育推广凤台县“王玉芹工作室”、谢家集区“老支书调解队”、八公山区“老娘舅”、潘集区“银龄矛调工作室”等20余品牌,确保小事不出村。推动成立见义勇为基金会,完善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障措施,市级对1个见义勇为先进集体、14名见义勇为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奖励。
创新打造“自治”品牌。坚持示范引领,先后创建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9个、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67个、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266个。坚持自治为基,倡导邻里互助文化,形成了八公山区“邻里帮帮团”,让群众唱“主角。开展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建设,加强对村级“小微权力”的运行监督。推广“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引导法律顾问和公正机构积极介入“两委”换届等重要村务,保障群众依法行使权利,提升基层自治能力和法治水平。
创新打造“智治”品牌。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按下市域社会治理“加速键”。网格化“e治理”智能平台实现市县乡村四级应用,采集录入各类信息400余万条,流转处置网格事件1.98万件,以网格之“智”助推社会治理精细化。推进政法跨部门大数据协同办案平台建设。在6个社区开展智慧社区建设试点工作,建成智慧安防小区500余个。法律服务机构在“安徽法网”开设“店铺”186个、“上架”法律服务产品1818个,为群众提供“淘宝式”法律服务。
防范“五大风险”,筑牢市域共治“防火墙”
防范政治安全风险。深入贯彻国家总体安全观,严格落实维护国家安全主体责任,健全情报信息、宣传教育、应急处置等机制,成立全市反邪教协会,确保了政治安全。
防范社会治安风险。认真贯彻《反有组织犯罪法》,健全扫黑除恶斗争常态化机制,2021年以来启动侦办涉黑恶案件19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73人,破获刑事案件283起,打击战果位居全省前列。扎实推进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和养老诈骗专项整治行动,抓获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嫌疑人1377人,破获案件1731起,追回受害人损失424余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28%、58%、600%。
防范社会矛盾风险。严格落实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细化制定了105项评估目录清单,建立评估专家库,引入12家第三方机构,提升依法决策水平。推动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与信访接待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等融合,打造“一站式”解纷平台,在全省率先实现县级矛调中心全覆盖,98%的矛盾纠纷在三级中心得到有效化解。《安徽政法信息》推介了我市该做法。
防范公共安全风险。大力推进立体化、智能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推动“110接处警”模式改革,建成“校园一键式紧急报警和视频监控报警平台”,44家二级以上医院实现“一键式紧急报警”。建成了全省首家正科级建制的市级“反电诈中心”,2021年以来拦截诈骗电话15万余起,止付金额19.5亿元。深入开展“铸安”行动,2021全市发生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均为全省最低,同比分别下降32%、46%。
防范网络安全风险。扎实推进网络生态治理,先后开展“江淮净网”“清朗”等系列专项行动,监测处置有害网站76家、各类违法有害信息2万余条,关停网络账号1万余个,责令19家网站注销备案,依法维护网络安全,营造清朗网络空间。(通讯员吴文波 崔小鹏 记者刘银昌)
(责任编辑:孙天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