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下午,天长市政协天一社区委员工作室举行“加强健康公园环境治理与园区设施维护”微协商活动。记者 李浩 见习记者 方舢 摄
天长市政协委员正在监督法院执行工作。
跨越三省,历经10个小时,驱车700余公里!
2月15日,天长市政协委员金锋、周勇,与天长市法院执行法官郭志伟一起,来到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作为政协委员,金锋、周勇此行的目的是全程监督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的执行工作。
“执行难”是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也是影响司法公信力的顽瘴痼疾。天长市政协在法院设立政协委员监督案件执行工作室,应法院邀请,委员从执行立案开始,对案件执行工作全过程进行监督见证。
金锋、周勇监督的这起案件,执行标的是628万元。被执行人公司债务缠身,资产情况较为复杂,执行陷入僵局。执行法官抵达泽州县后,先对被执行人资产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然后马不停蹄直奔案件被执行人公司。面对突如其来的执行法官,被执行人李某双手一摊,嘴里反复念叨“没钱”。
执行法官有备而来,在政协委员的全程监督下,对李某公司的厂房、设备一一清点,进行了续查封。面对执行团队的压力,被执行人李某提议,将洗煤厂出租,用租金来分期偿还债款。案件双方当即约定3月5日前到天长市法院就偿债方式进行协商。
政协委员监督法院案件执行工作,是天长市政协创新民主监督方式的一项具体举措。去年以来,天长市政协贯彻落实省政协“一改两为”专题民主监督行动部署,将监督职能融入各项履职活动之中,做到敢监督、会监督、善监督、真监督,有力助推了党委、政府工作部署一贯到底、落地见效。
“大协商”问诊改革难事
钢架林立、吊臂飞舞、机械轰鸣……新春伊始,位于天长市金牛湖新区的中铁建天长科创园建设项目,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
“科创园计划在6月正式运营,将着力发展科技创新、电子信息、人工智能、高端器械、跨境电商等核心业务。项目得以引进落地,得益于政协委员高质量建言,给我们支招、指路。”在项目现场,金牛湖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张少华禁不住感慨。
金牛湖新区位于天长市南部,毗邻南京市六合区,是天长市重点打造的城市副中心。经过4年建设,这里已是路网通达、高楼林立。新区建设投入巨大,迫切需要自我造血、主动发展,但是,原先计划的文旅产业项目受挫,文旅和科教双轮驱动发展愿景面临挑战。金牛湖新区向何处去?这一发展之问,成为天长市民关注的焦点,也是天长市委、市政府亟待解答的“必答题”。
“党委和政府抓什么、政协就配合抓什么,发展推进到哪里、政协监督就跟进到哪里。”天长市政协主席卢金堂告诉记者,去年市政协决定调整年度协商计划,召开专题协商会,将主题聚焦在“推进金牛湖新区建设,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这个敏感点上,通过协商式监督为金牛湖新区建设把脉问诊。
为了把问题摸准、把建议提实,天长市政协组织来自经济、农业农村、科教文卫等6个界别的近20名委员开展调研。他们在市政协副主席杨朝晖带领下,深入新区群众、周边乡镇,走进11个相关部门,与新区建设者和项目单位负责人进行全方位沟通。经过近两个月的充分调研和准备,去年11月金牛湖新区建设专题协商会正式召开。
“由于疫情等因素影响,到目前为止,新区还没有招引到大型文旅康养产业项目入驻,文旅康养产业基本没有破题。”“三产不能及时启动,存量土地不能变现,难以较快地形成良性的发展内循环,急需在产业规划和设计上进行调整。”“在实际建设过程中,新区建设与周边乡镇统筹发展上做得还不够到位”……协商会上,委员们发言真刀真枪、直点问题、辣味十足。
民主监督既要“挑刺”,更要帮助“拔刺”。
“要坚持新区文旅康养的产业定位,主动协同南京六合以及扬州仪征,共同打造江北旅游带,巧补我市产业发展和公共服务短板。”“适度布局先进制造业和面向新区周边苏皖地区的现代生产服务业,打造高端绿色制造产业园区和滁宁扬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为新区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成立专门议事协调机构,定期召开议事会,在项目谋划上、规划上做到差异化发展,避免同质化,造成资源浪费”……
一个个好主意、金点子让参会的有关部门负责人直呼解渴、受益。回忆起当时的场景,金牛湖新区负责人赵成刚仍然难掩激动:“感谢政协和委员,那场专题协商为我们指点迷津,让我们重拾信心、重鼓勇气。”
“协商式监督,是人民政协履行民主监督职能,凸显专门协商机构特点的监督形式。”卢金堂告诉记者,天长市政协坚持从党政中心工作发力,在专题协商会、对口协商会等会议中,安排监督性议题,聚焦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情况,在协商中提出意见、批评和建议,推动党委、政府的部署顺利落实。
“微协商”巧解“关键小事”
“仪式感”强的“大协商”聚焦经济社会发展的大事,“步伐灵活”的“微协商”则紧扣群众有感的“关键小事”。
天长市健康公园是该市市民日常锻炼的热门“打卡地”。然而就在不久前,多名市民向天长市天一社区委员工作室反映,公园存在路灯损坏、草坪养护不到位等问题。
群众的集中“吐槽”,引起了天一社区委员工作室领衔委员赵娟的重视。2月16日下午,天一社区委员工作室举行“加强健康公园环境治理与园区设施维护”微协商活动,政协委员与城管执法局等单位相关负责人围桌而坐,共同商讨问题解决办法。经过充分协商,该市园林市政处绿化养护股股长佘玉龙当场立下“军令状”:“路灯维修10天内完成,草坪绿化在3月中旬气温回升后进行全面补植,到时再请各位委员进行监督。”
“‘微协商’是由政协组织搭台,政协委员、群众、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代表参加的小范围、及时性协商。它区别于年度开展的‘大协商’,有着小巧、快捷、灵活的优势,能更便捷地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天长市政协副主席毕玲对记者说。
近年来,天长市政协开展“委员进社区、常委在行动”活动,建立委员联系村(社区)制度,政协委员们走入基层一线、深入村居,针对群众遇到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举行微协商活动,与村居、有关部门一道协商议事、协商解难。
“政协委员来是真干事,微协商真能办成事。”万寿镇汊河村党总支书记董长青向记者说起发生在他身上的故事。
去年,天长市政协委员潘英青来到汊河村,发现当地的桃子质优,但市场销路没有打开,乡亲们一直守着“金疙瘩”,没能富起来。于是他找到万寿镇党委副书记、政协工作联络组组长王晓明反映情况。
王晓明随即组织政协委员调研,并在汊河村“协商亭”内,开展了由万寿镇党委书记、汊河村村干和果农代表参加的微协商活动。协商中,大家畅所欲言,最终确定了“三步走”发展方案。即:第一步,由镇政府牵头,结合当地人文山水设计富有本地特色的优质包装、完成注册商标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农产品国家地理标志,实现“品牌化”销售。第二步,由汊河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成立销售公司,开设农产品展销中心,通过网络商店、直播带货等方式,打通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实现“多元化”销售。第三步,要求党员干部们全力推广宣传,成功帮助果农打开市场,实现“市场化”销售。
“通过这一套‘品牌化’‘多元化’‘市场化’的组合拳,汊河村的夏桃销量同比增长30%,让村民实实在在地尝到了‘万寿桃’的甜。”董长青说。
为了让“微协商”平台运行更顺畅,天长市政协还制定了“微协商”事项清单、受理范围及办理程序等文件,以规范运作流程。“把微协商平台搭在离人民群众最近的基层一线,让民主监督更‘接地气’‘冒热气’。” 天长市政协副主席陈有华说。去年以来,该市政协共开展微协商监督活动282次,为民办实事168件,把老百姓一件件“揪心事”办成了“舒心事”。
“轻骑兵”精准靶向发力
2月17日中午11时,天长市铜城镇振兴社区养老服务站老年助餐点里飘出缕缕菜香,红烧鸡腿、土豆烧肉、清炒韭菜黄、青椒炒干子……热气腾腾、营养可口的饭菜已摆放完毕。不一会儿,4张餐桌就坐满了前来就餐的老人。
“老年助餐点在去年正式开业后,受到附近老人的一致好评。但是,随着就餐人数不断增加,场地渐渐不够用了,亟需对助餐点扩建升级。”振兴社区党委书记、社居委主任蔡晓庆一边说,一边指向院落内一间正在装修的平房。“在天长市政协的监督帮助下,社区对以前的一间闲置房屋进行改造,装修完成后能容纳50人同时就餐,将基本满足附近老年人的就餐需求。”
去年,天长市政协民主监督小组对老年助餐点开展视察监督。监督小组成员、天长市政协委员俞开宝长期在民政部门工作,他敏锐地发现振兴社区就餐场所面积较小,场所不能满足老年人助餐需求。“这是个别现象吗?其他助餐点场地紧不紧张?”俞开宝又在一些助餐点进行调研,发现该问题在其他一些地方也有存在。俞开宝对调研的资料进行梳理,向天长市相关部门提出建议,“严格对照建设规范和工作指引,对养老服务站点的食堂餐厅升级改造,满足助餐需求。”俞开宝的建议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并被采纳,振兴社区等助餐点餐厅改建项目陆续启动。
围绕省委10项“暖民心”行动,天长市政协设置10个民主监督小组,由副主席牵头,成员是15名左右长期关注或从事“暖民心”相关领域的政协委员,充分发挥委员的“专业化”优势和“前瞻者”作用开展监督。民主监督小组突出问题导向,采取组织委员实地察看、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听取部门对“暖民心行动”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并就工作开展提出意见建议。
“农贸市场要在投入使用后跟进管理,要有室内交易摊位和室外赶集临时摊点,能满足平时赶集和逢年过节的农村商贸活动。”“鼓励、引导、支持社会办口腔医疗、健康服务机构参与口腔疾病防治和健康管理服务。”“要切实加大镇、街道敬老院改造升级工程项目的宣传力度,发动群众参与前期规划,让养老、助老、敬老项目更合民意,更具可操作性”……一条条言之有理、言之有用的高质量意见建议,帮助解决了一些部门的工作难题,推动了“暖民心”行动的开展。
“通过发挥委员专长,分组靶向监督,全力提高了监督精准性、针对性,真正让民主监督‘监’到点子上、‘督’到关键处。”天长市政协副主席贾清说。
“直通车”做实日常监督
2月17日下午6时多,记者来到天长二中新校区,校门前的炳辉路上,崭新的护栏立在马路中央,过往车辆各行其道,行人沿着斑马线有序穿行。
2020年9月,天长二中搬迁至新校区。那时候,学校周边交通安全设施不完善,人流、车流混杂,校园周边上下学高峰时段交通拥堵,校园门口屡有交通事故发生,交通安全隐患突出。
天长市二凤政协委员工作室委员陈万民了解到情况后,主动联系学校,组织政协委员,深入实地察看,将此事以社情民意报送天长市政协,并提请相关部门进行专题协商,进行专业化解。
天长市政协收到社情民意,随即组织政协委员、城管、公安交警等部门负责人和学校师生代表现场察看、现场协商。通过协商,委员提出的设置过街人行横道线、学校标志、限速标志、隔离栏杆、交通信号灯等交通安全设施的建议,相关部门全部采纳。
关注民生,汇聚民意。反映社情民意是政协民主监督的有效形式和途径,天长市政协积极拓宽社情民意信息收集渠道,在市区4个委员工作室和16个镇街委员活动室、部分村居建立社情民意收集点,实现市镇村三级信息收集渠道全覆盖,为群众反映诉求提供便捷“窗口”。此外,依托委员活动室、工作室,委员定期深入基层、走进群众中间,广泛收集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民情民意,及时编辑报送市委、市政府参考。
如今,天长市政协委员把社情民意收集渠道从会议室搬到户外,搬到群众身边,在与群众放松自在的交流中,委员们不仅能获取有价值的问题线索,还能收集到改进工作的意见建议,丰富了社情民意信息的来源,实现了“零距离”倾听服务群众。
社情民意要发挥作用,必须抓好成果转化落实。天长市政协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分别领衔,针对市委主要领导批示的社情民意信息开展督办活动,采取协商座谈、现场视察、持续跟踪等方式,了解政协建议和领导批示落实情况,推动社情民意从“纸面”到“地面”的落实。去年以来,天长政协及时收集反映社情民意,加强社情民意办理监督,助推解决民生实事80余件。
“社情民意信息工作一头连群众为民代言,一头连政府为发展献策,我们将继续发挥社情民意随时监督的特点,促进政协履职成果转化,让社情民意‘直通车’跑出‘加速度’。”天长市政协副主席赵森华说。(记者 李浩 见习记者 方舢)
(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天长市政协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