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政法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构建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深化政法领域改革、加强政法队伍建设等方面勇于探索实践,并取得显著成效。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当前正在深入开展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是全党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大举措。为推动全省政法系统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安徽政法”开设专栏,陆续刊发各市委政法委和省直政法单位主要负责同志的署名文章,充分展现全省政法系统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省委书记韩俊同志对全省政法工作作出的批示要求,奋力推动政法工作现代化的新认识、新思路、新举措、新成效,并以此推动全省各级政法机关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聚魂,将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推进全省政法工作现代化、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为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创优法治化营商环境保障现代化新滁州建设
滁州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市政府副市长 龚健勇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今年,全省“新春第一会”,聚焦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深化“一改两为”(即:改进工作作风,为民办实事、为企优环境)。省委书记韩俊在对全省政法工作的批示中明确要求,要“进一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依法慎用强制措施,最大限度降低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为各类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竞相发展的环境。”
近年来,滁州市坚持打造“亭满意”法治化营商环境品牌,着力在强化制度供给、严格规范执法、公正高效司法、优化涉企服务、改进工作作风上下功夫求实效,为滁州加快打造安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极保驾护航。2022年,滁州市营商环境年度总评全省第一,法治化营商环境两个季度位列全省第一。滁州市法治政府建设考核位列全省第一,高质量创成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扛牢法治建设政治责任
始终坚持从讲政治的高度抓法治,把法治建设作为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推动现代化新滁州建设的基础性工程来抓,全面推进各方面工作法治化。
学深悟透做实转化。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重点内容,纳入市县党校、小岗干部学院和干部在线学习重点课程,健全学习常态化推进机制,举办习近平法治思想暨法治建设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开展 “七个一”系列活动,立项研究课题8个,评选优秀理论文章19篇,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理论研究、资政成果和工作实践相互转化。
压实法治建设责任。创新领导干部述法工作,坚持年终述法与季度专题述法相结合,规范评价标准和评议规程,4个县(市、区)、44个市直部门进行专题述法,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现场点评,推动党政领导干部带头用法治思维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出台领导干部年度述法评价标准和结果运用实施办法,突出述法结果运用,将评价结果作为领导干部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和干部使用的重要依据。滁州市被省委依法治省办确定为“建立领导干部述法评价标准和结果运用机制”试点市。
不断强化制度供给。制定施行全省首部优化营商环境地方性法规《滁州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出台《滁州市优化营商环境150条(2022版)》,细化支持企业平稳健康发展18条意见和助工业企业稳增长19条措施,着力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规范重大决策程序,出台重大行政决策目录清单,建立健全合法性审查意见落实、重大行政决策咨询论证专家库管理、重大行政决策后评估等机制,推进长三角区域行政规范性文件审查机制一体化建设试点,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率100%。
2022年第四季度专题述法现场
二、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滁州,营造安全稳定发展环境
作为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滁州坚持以高水平平安建设护航高质量发展,连续六年被评为“全省平安建设先进市”。
依法保障企业合法权益。加大涉企案件侦办力度,最大限度帮助企业减少财产损失,恢复生产经营。扎实推进知识产权综合司法保护,分行业分领域重点打击本地造假“顽疾”和整治实体市场,参与合作共建南京都市圈最严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联盟,落实知识产权案件集中管辖,审结涉恒安纸业、tcl王牌等知识产权案件447件,坚决制止商标攀附、仿冒搭车行为。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强化社会面和企业周边巡逻防控,为企业营造安全稳定的生产经营环境。
护航市场主体健康发展。紧扣市场主体权益保护重点,规范市场竞争行为。聚焦供给侧改革,建立执破衔接和企业破产府院协调机制,妥善审结破产清算、重整等案件49件,涉及债权14.93亿元,推动“僵尸企业”平稳有序出清,激活市场一池春水。推进涉案企业合规改革,开展涉企经济犯罪“挂案”清理专项行动,建立涉企行政处罚报备机制,最大限度降低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不利影响。
多元化解涉企矛盾纠纷。整合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等资源,建立涉企“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机制,建成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14类136个,实现商事、劳动、金融、知识产权等涉企领域矛盾纠纷诉前调解机制市县两级“全覆盖”。在工商联建立“一会一站”,在全市两级法院建立金融纠纷诉调对接平台和商会调解工作室,“司法赋能创建商会人民调解新模式”入选人民法院“一站式”建设十大典型经验。
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市直政法机关联合行政执法部门共同制定行刑衔接工作办法,加强“府院联动”“府检联动”,成立全省首个“检行联动”工作站,建立行政纠错案件分析通报制度,推动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保持100%,主要负责人出庭应诉率28.5%,居全省前列。出台《滁州市行政执法投诉举报处理办法》,建立行政执法机关内部人员干预、插手案件办理报告、通报制度,健全行政执法行为监督机制,营造更加公开透明、规范有序、公正高效的法治环境。
深入企业现场办公,面对面帮助解决困难
三、高效服务提供强有力法治保障,助力企业发展行稳致远
作为安徽东大门,滁州始终以积极昂扬姿态,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全市政法机关坚持与沪苏浙等先发地区等高对接,在优化法治服务上做文章,在赢得群众满意上下功夫,人民群众满意度始终在全省前列,2022年位居全省第二。
健全服务机制。建立法治化营商环境协调机制,组织开展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十大行动,实施11项法治为民办实事项目。建立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联系协调工作机制,形成市县联动、部门协同、齐抓共管的联系协调工作体系,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建立“一企一警”机制,健全为民惠企措施,解决企业“急难愁盼”。开展公共政策兑现和政府履约践诺专项行动,组织行政机关进行给付义务清查,梳理案件167件,履行给付义务标的额达9.91亿元。探索履约践诺监管办法,督促全市行政机关守信于民、守信于企、守信于市场。
提升服务效能。主动排除发展阻碍,在政策允许情况下最大限度创造“时限最短、流程最优、要件最少”的便利化公共服务。建立警企服务中心,推出“无人警局”等利企举措,推行涉企经营事项告知承诺制,实现“全程网办”“一网通办”。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建立覆盖公证服务、司法鉴定、法律援助、仲裁服务等领域法律服务新模式。在市政务服务大厅设立为民便企综合法律服务站,开通“零接触”视频公证,为企业提供个性化法律服务项目。
延伸服务触角。积极发挥法治引领作用,开展“产业链 法律服务”“法律体检”“法律顾问支招”等活动,增强企业依法经营、管理、维权意识,提高企业风险防范能力。开展“法律服务进万企”活动,推动53个律师事务所与13个商会建立常态化帮扶机制。组建19个法律服务团队,走访企业657家,开展涉企政策宣讲活动468场次,提出法律意见建议676条。编印《企业涉诉法律风险白皮书》,帮助企业依法生产经营。在劳动密集型企业创新用工“三色预警”机制,保障企业用工安全,取得良好效果。
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滁州将锚定“走在前列、争创一流”目标,在新征程上继续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以更高效的履职,更优质的服务,为新阶段现代化新滁州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开展“喜迎二十大 送法暖民企”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