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的安徽省桐城市市区文城西路,有一条东西走向,长100余米、宽2米的巷子,这条巷子就是远近闻名的“六尺巷”。
其典故就来源于“桐城派”的故乡,也源于张家与邻里之间的土地糾纷。
在巷口不远处矗立的太湖石上镌刻着清代宰相张英的这首诗。“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存,不见当年秦始皇”。
清朝康熙年间有位大学士名叫张英,某一天收到家信之后,张英阅信后坦然一笑,挥笔写下了这首诗。
当年张英收到的家信内容,说的就是他老家桐城的自邸与吴家为邻,两家院落之间有条巷子,供双方出入使用。
可后来吴家要建新房,想占了这条路,张家人不同意,于是双方争执不下,将官司打到当地县衙。县官考虑到两家人都是名门望族,便不敢轻易了断。
这时,张家人一气之下写了封加急信送给张英,要求他出面解决。张英回信:“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存,不见当年秦始皇”。
吴家人见此情形,深受感动,也向后让出了三尺。如此一来,吴张两家之间就形成了一条六尺宽的巷道,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六尺巷”。
现在“六尺巷”仍位于桐城市区,东起西后街巷,西抵百子堂,巷南为宰相府,巷北为吴氏宅,整条巷子均由鹅卵石铺就。
包容忍让、平等待人,这是一种美德。张英在涉及自己家人切身利益的时候,没有利用手中权势压服对方。而是以高远的眼光,开阔的心态劝说家人退让为先。心胸宽广、放眼远处、恭谦礼让的人无论在何时都是受人尊敬的。
“六尺巷”的故事流传至今,是因为人们敬佩张英的胸襟气度。同时他也让后人懂得了谦让不仅是美德,更是人际关系的调节器。
近年来,桐城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将六尺巷典故蕴含的“礼让和谐”精神注入基层治理,形成了以“源头治理、多元共治、和谐共享”为体系,以“信访不上行、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为目标的枫桥经验“桐城模式”——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努力实现“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的目标。
春风化雨,成风化人。我们很惊喜地看到,身边涌现出更多的新时代“六尺巷”故事,家风正、民风淳、乡风和、政风清、社风美的良好风尚和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悄然形成。
“六尺巷”是一把人生的尺子,值得我们经常拿出来量一量;更是一种人生修养境地的隐喻,值得我们经常去走一走。
如今的六尺巷已经成为桐城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地,人们来到这里在探寻古城“文脉”的过程中,深刻感受中华传统美德。这则有关“礼让”的中华传统美德故事,历经几百年的流传,在新时代依然散发熠熠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