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徐奥萍
“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行走在安庆桐城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皆是文化浸润深刻的“和”元素:六尺巷内婆娑的光影记录着谦让;道路两排悬挂着“六尺有涯心宽者无界”的标牌;街头墙壁、商户外墙用漫画叙述着“六尺巷”的故事;各个社区楼宇间尽是“礼让三分”的标语;在六尺巷调解法的发源地孔城法庭,一条法治文化长廊向人们诉说着传统文化氤氲成潮、赋能法治安徽建设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安庆市深度挖掘六尺巷典故蕴含的“和为贵”文化内涵,创新推出以“党建领事、礼让和事、群众说事、多元解事、网格管事、群力防事”为主要内容的“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矛盾解纷总量、万人成讼率大幅下降,社会治安持续稳定。
借古喻今以“和”化人
闻名遐迩的“六尺巷”,位于桐城市西南一隅。走进这条六尺窄巷,记者发现其直来直去不过180米长,宽约2米,“青砖黛瓦碎石路,头顶连天香樟树”。
小巷虽“窄”,却是被“和合”文化浸润得最宽阔的街巷,巷子代表的“谦和礼让”“和为贵”的理念至今影响着世人。
“六尺巷”谦和礼让的精神特质,以文化人,润物无声,不但成为安庆社会治理最优“工作法”,也净化了社会风气,推动社会发展。
桐城市人民法院孔城法庭是“六尺巷调解法”的发源地。
在基层法庭,“案多人少”的矛盾突出,群众面临诉讼往往要付出较高的时间和金钱成本;与此同时,一线法官审判任务繁重、案件质效受到影响,很可能在无形中增加不稳定因素。
孔城法庭庭长张诚一直深耕在基层,28年的基层工作经验让他意识到人民法院不能机械办案,必须积极参与社会治理,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2010年起,孔城法庭开始探索将“六尺巷”的典故运用到司法实践中,以“和”文化感化人,并积极对外联动,借助人民调解及部门联动力量化解大量矛盾纠纷。经过大量的实践探索,2015年孔城法庭率先将“六尺巷”精神融入诉讼调解,提出“六尺巷调解法”,并提炼出“听、辨、劝、借、让、和”六步法,设立了全省第一个“六尺巷调解室”,有效解决了“案多人少”的矛盾。
当年,“六尺巷调解法”就成效凸显。“以我本人为例,2015年全年结案242件,实现‘零上诉、零信访’。”张诚告诉记者,基层治理最大的关键在人,要想彻底化解矛盾纠纷,防止“案生案”“案生访”,必须要将心比心,充分发挥调解的“润滑剂”作用。
有理也要“礼让三分”
2017年,桐城全市试点推广“六尺巷调解法”,“六尺巷调解室”在检察、公安、民政、信访等11个部门及各镇、街道相继设立,当地的万人成讼率、调撤率、矛盾纠纷发生率逐年下降。
“你让我让,心明眼亮;你争我争,伤情伤身。”六尺巷精神最核心的不过一个“让”字。然而现实中,并不是一搬出“六尺巷”,双方就拱手礼让的。
“谁先让?”“让多少?”如何把握很重要。
桐城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王中龙向记者介绍,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一个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强调“强者先让、有理也让”,倾向于有理也要让三分,得饶人处且饶人,最终实现互谅互让,促使矛盾纠纷得到化解。
今年3月,在受理黄某诉保险公司机动车交通事故赔偿一案时,承办法官认真听取原告方的诉求,在双方对误工标准意见不一时,承办法官首先联系保险公司,把原告是菜市场小摊贩的情况表明,希望其先让一步,保险公司表示同意。承办法官又连忙做黄某的思想工作,告诉她上诉的成本及可能的后果。最终双方各让一步,互谅互让,调解结案。
2021年,安庆市将“六尺巷调解法”从内涵、外延提质升级,形成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打造以“谦和礼让、知进退、和为贵”为基本内涵,以“源头治理、多元共治、和谐共享”为主要体系、以“矛盾不上交、信访不上行、平安不出事”为总体目标的基层治理品牌。
社会治理必须要有“抓前端、治未病”的思维。
聚焦“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问题不上交”的目标,安庆市又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按照性质类别、紧急程度、发展态势区分,推动占纠纷总量60%的一般矛盾化解在村(社区)、网格,30%的重大矛盾化解在乡镇(街道),10%的疑难复杂矛盾化解在县(市、区),构建自下而上、逐级消化、有效衔接的调处化解格局。2022年以来,全市共受理调解案件7万余件,调解成功率达99.7%以上,全市近99%的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吸附在县域。
赋能基层“善治善为”
“六尺巷”的智慧,不止于解决矛盾,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植根于六尺巷的礼让传统,脱胎于丰富的基层矛盾纠纷化解实践,形成了“党建领事、礼让和事、群众说事、多元解事、网格管事、群力防事”的基层善治新格局。
多元解事就像“万能胶”,自2015年以来,其适用范围不断扩大,从诉中调解延伸至诉前调解,从司法调解扩展至人民调解、行政调解,逐渐形成了多方参与、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调联动的工作局面。以六尺巷礼让文化为切入点,通过多方力量、多个角度、多种途径将礼让精神融入每一次矛盾纠纷化解全过程,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化解了各类矛盾纠纷,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治理效果。
古有“让墙为邻”,今有“让路为亲”。今年上半年,一段现代版的“礼让佳话”在桐城市范岗镇上演。
章新祥和章代祥两人是亲兄弟,一直以来,毗邻而居,相处融洽。不久前却因一条道路,两家关系陷入僵局。
原来,两家出行的一条必经之路是章新祥家的老屋场形成的。章新祥认为这是自家的地界,便和老伴在道路一旁挖坑种庄稼。章代祥对此十分不满,认为这些坑地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为了这事,两家人没少起摩擦。
今年6月的一个夜晚,章代祥的儿子章大勇回家时一不小心踩进坑里,狠狠摔了一跤。他认定这和叔叔婶婶挖地脱不了干系,一气之下上门理论,双方互不相让,产生肢体冲突,矛盾不断升级。
“六尺巷的故事大家肯定知道,连宰相都能退让,我们为何不行呢?”得知情况后,调解员主动运用六尺巷工作法,向两家人耐心讲述先贤“礼让”的故事。
最终“让墙为邻”的典故成就了一段“让路为亲”的佳话,章大勇亲自上门向叔叔婶婶赔礼道歉,章新祥和老伴也表示不计较侄子的鲁莽行动,今后也不再挖坑种东西,保证大家出行安全。
青砖黛瓦的印痕,掩隐着臣民交集的质朴对白;清明高洁的牌坊,篆刻着礼让三尺的千古美谈……一条巷子,一个故事,一种文化,如今在宜城,人人会讲六尺巷故事、处处彰显六尺巷文化、事事体现六尺巷精神,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深入人心,成为解决矛盾纠纷的有效路径,新时代的“六尺巷”故事正在千年文都不断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