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专家团”善解医疗纠纷-凯发天生赢家一触即发官网

“银发专家团”善解医疗纠纷

2023-11-27  来源:安徽法制报

□本报记者 徐奥萍

走进马鞍山市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院墙上“依法公平公正调解”8个方正红字,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再往里走,调解室内挂满整墙的锦旗映入眼帘。

医疗纠纷往往涉及面广、情形复杂,维护医疗秩序、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事关社会稳定和谐。

近年来,马鞍山市始终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大力加强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规范化建设,针对医疗纠纷风险隐患日益凸显的形势,2010年,该市在全省率先成立市级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按照“居中调解、调防结合”的工作思路,创新规范“引进门、查事实、定责任、解纷争、促提升”五步工作流程。截至目前,已累计成功调解医疗纠纷1218起,调解协议履行率达100%,医患双方满意率达到98%以上,切实发挥了维护医疗秩序“稳压器”、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助力器”作用。

“专家型”调解员让群众信得过

“医疗纠纷中的患者及家属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专业知识的缺乏,往往仅关注医院诊疗后的结果,当出现不良后果时容易把患者自身的疾病或外伤都归于医院。”马鞍山市医调委主任潘春生长期从事卫生行政执法,一直关注医患关系,从市卫健委退休后,他拒绝了高薪邀约,决定发挥余热,欣然扛起市医调委的领衔责任,组建起一支专业素养高、调解能力强的队伍。

“别看这支队伍目前只有10名专职调解员,平均年龄超过65岁,但每个人都是各自领域的专家,具有相关法律、医学或行政管理的工作经历。”潘春生将10人按照特长优势编成5组,责任共担,他本人则全程参与所有疑难复杂案件的调解。

除了10名专职调解员,医调委还成立了113名医学、法学专家组成的专业团队,以及法律、医学两个专家咨询委员会和4个专业调解组,为医患纠纷化解提供了强有力的专业支撑。为提升公信力,在必要时,医调委还会外请专家进行专业评估。

“群众来到这里,一看既有医学专家又有法学专家,还懂管理,信任度一下子就提高了。”在马鞍山市卫健委副主任黄英俊眼里,这支队伍最大的特点就是专业性强,群众信任度高。

队伍建好了,当务之急就是要提高社会知晓率。

为此,马鞍山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系列制度规范,明确索赔金额超过1万元的医疗纠纷必须申请医调委调解,凸显化解医疗纠纷的主渠道定位。医调委还及时主动对接群众,聚焦医患双方在病情认知程度、医学局限性、医疗服务规范等方面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释法明理和教育引导,赢取群众信任。如今,主动申请医调委调解的医疗纠纷逐年递增,占比已达到72.13%。

为了科学评估定责,医调委还明确对索赔金额在1~10万元的纠纷,按照利害回避和随机抽选相结合的原则,从专家咨询委员会中抽取专家进行医学评估;对病情复杂以及预估赔付超过10万元的,做医疗损害鉴定、病理鉴定,明确医患双方过错及责任程度。

近年来,马鞍山市医调委先后荣获“全省双十佳人民调解委员会”“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等荣誉称号;潘春生也获评“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

“大闹大赔、小闹小赔”

思想基本扭转

“不行,这就是医院误诊、抢救不力造成的,必须要给我们一个说法。”

2021年年关将至,患者杨某因颈背部疼痛入院治疗,经检查未见异常,值班医生便建议其回家卧床休息。当晚,患者因疼痛难忍再次入院,院方给予镇痛治疗。次日凌晨,患者呼吸困难,经抢救无效死亡。

院方认为患者死因或为心源性猝死,但患者家属咬定院方要为此负责,拒绝移尸并邀约20余人讨要说法。

两方相持不下,如何化解?关键时间点,潘春生出现了。

“发生这样的事是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不过当务之急还是要稳定情绪,处理好后事。”接到案件后,潘春生首先安抚患属的情绪,同时坚决表态,调解绝不是和稀泥,定会还原真相,给出说法。

考虑到案件比较棘手,又正值春节,为了尽快给患属一个交代,调解员携带病历资料赶到南京鼓楼医院,邀请知名专家进行权威评估。结果表明,死因系主动脉夹层破裂。此病来势凶猛、误诊率和病死率都很高,但院方在诊疗过程中未明确病因使用镇痛剂不妥,存在不足。

回到马鞍山后,潘春生第一时间带着权威的评估意见和各类视频资料,向患者一一阐释,并就赔偿提出合理方案,得到双方的一致认可。

公信力是医疗纠纷人民调解成功与否的关键,程序严谨是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公平正义的重要保障。医疗纠纷调解不是鼓励医疗机构“花钱买平安”,也不是支持患者和患属“越闹钱越多”。

调解过程中,调解人员秉持着依法公正的原则,坚持居中调解,以法律法规和技术评估、司法鉴定为依据,开展情理纾解和明理释法,客观公正确认院方是否应予赔偿,商定合理赔偿额度。

对试图以闹取胜、暴力维权的,医调委坚持原则立场、绝不让步,必要时导入诉讼程序解决,基本扭转了“花钱买平安”和“大闹大赔、小闹小赔、不闹不赔”的不良倾向,有效维护了医患双方权益。

据统计,在成功调解的1218件纠纷中,“零赔偿”220件,确认院方有过错的实际赔付额仅为患方索赔金额的29.35%,且全部履行到位、无一反复。全市“赖床”“医闹”事件由2010年前的年均40起左右,逐年下降至近五年来的持续“零发生”。

以调促防为医院“体检”“助诊”

去年8月,患者陈某因头晕、乏力等不适,到马鞍山市一基层医院就诊。当班医生提出诊疗意见,陈某却予以拒绝并自述既往反复发作上述症状,要求输液治疗。半小时后,陈某情况突然恶化,在转院途中抢救无效死亡。

陈某家属坚决认为是医院救治不力,与院方产生激烈矛盾。

经过专业评估,陈某死亡原因系心源性猝死,基层医院抢救能力有限,但在告知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方面严重不足,存在一定的疏忽和过错。调解员基于专业意见明法析理、说服疏导,逐步使患属认可结果,促成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并签订调解协议书。

在促成该纠纷案结事了后,马鞍山市医调委并没有就此止步,而是指派调解员专门到涉案医院,反馈解读专家医学评估意见,宣讲《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条例》《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运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相关政策法规,强调医患沟通、规范诊治的重要性,帮助医疗机构加强管理,提升医疗服务质效。

坚持以调促防、源头治理,定期复盘剖析典型案例,对医疗机构及其诊疗行为进行“体检”“助诊”,帮助规范服务管理,提升服务质量和防范能力……马鞍山市医调委除了对可能引发极端案事件的重大医疗纠纷,采取“一线工作法”,主动介入预防,第一时间委派调解员深入现场开展调解外,每年还会发布医疗纠纷调解工作年度分析报告,配合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定期召开医疗纠纷分析会,提出管理建议并协助依法处置医护人员医疗行为,助力监管设防。

据统计,截至目前,马鞍山市医调委已累计发出风险提示单10余份,提出防范建议50余条,编写纠纷处置案例汇编,组织上门送教、入院巡讲20多场次,帮助医护人员提升服务水平,其中1件调解案例被司法部收录调解案例库,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了医疗纠纷的发生。

责任编辑:孙天艺

网站地图